记得那是十多年前的一个日子,我受邀前往中国一家极具影响力的汽车制造巨头,为他们讲授精益管理的课程。在正式开讲之前,企业的培训主管热情地对我说:“姜老师,先别急,让我带您参观一下我们的生产车间,这样您就能更直观地了解我们的现状了。”
我们一行人踏入了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地面上那些整齐划一的5S定置管理线。这些线条笔直而规范,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生产现场更加有序,物品摆放更加合理。然而,正当我准备赞叹这份严谨时,却注意到一个小细节:有些员工并没有严格按照这些线条来放置物品,而是随意地摆放在旁边。
我心中有些疑惑,便走近一位正在忙碌的员工,指着地上的5S定置线问道:“这里不是明确画了定置线吗?为什么您不把物品放在线内呢?”这位员工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反问我道:“姜老师,您觉得把东西放在这个线里面真的方便吗?”他这一问,顿时让我语塞。确实,如果定置线的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实际操作便利性,那么这样的规定只会成为他们工作中的累赘,而非助力。
我意识到,这家企业显然非常重视表面上的整洁与规范,比如那一条条笔直的5S定置线,以及那些用高档铝合金制成的看板,上面贴满了精益管理的宣传资料和改善成果。这些看似光鲜亮丽的背后,却可能隐藏着对员工实际需求与感受的忽视。
当我站在那块精美的看板前,询问旁边的班组长:“你们的员工会经常来看这块看板吗?”班组长面露难色,回答说:“姜老师,您觉得我们的员工真的有必要看吗?”从他的话语中,我听出了几分无奈与不解。显然,如果这些精益管理的宣传和改善成果与员工们的日常工作没有直接关联,那么这些看板再高档、内容再丰富,也难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这次参观让我深刻体会到,精益管理的推行绝不仅仅是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画几条线、做几块看板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先学会尊重员工,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与困难。只有在充分尊重员工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开展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动持续的改善与创新。
因此,精益管理的核心在于“现场现物”,即深入一线,亲眼观察、亲手体验,与员工并肩作战,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制定出真正符合实际、易于执行的精益管理措施,让员工从内心接受并积极参与进来,从而真正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和企业文化的转型。
回顾这次经历,我更加坚信:精益管理不是一项高高在上的理论或口号,而是需要脚踏实地、以人为本的实践过程。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员工的需求与感受,才能引领他们一同迈向更加高效、更加和谐的生产之路。
为什么要先尊重员工才能做好精益?
发布日期:2025-01-23访问次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