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目标成本与产品的功能及性能一起列入设计的输入要项;将目标成本分解到不同的设计单元;用目标成本的完成结果作为评价设计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评价设计是否有效,目标成本的完成结果很重要,如果我发现目标成本超越了,你的设计是不能通过的,这就是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管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企业成本控制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对成本进行严格把控,确保产品既具有竞争力,又能实现预期的利润目标。
一、什么是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就是目标市场价格减去目标利润。目标市场价格是由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决定的,而目标利润则是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达到的利润水平。通过确定目标成本,我们可以在产品设计阶段就明确产品的成本上限,从而避免在后续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出现成本超支的情况。
如果发现我的目标成本超越了,你的设计是不能通过的。这句话听起来可能有些严格,但却是目标成本管理的核心原则。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时刻牢记目标成本的限制,确保设计方案在成本范围内实现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如果设计方案的成本超出了目标成本,那么就需要对设计进行调整或优化,直到满足成本要求为止。也就是说,不是未来发展方向又不赚钱的产品,我的研发到概念阶段就完结了,不再浪费那力气。
二、如何才能确保设计方案不超出目标成本呢?
1、将目标成本与产品的功能及性能一起列入设计的输入要项。
在产品设计之前,我们通常会确定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这些要求是设计的基础,也是产品能否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然而,在确定功能和性能要求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成本因素。将目标成本与功能及性能一起列入设计的输入要项,可以让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成本限制,从而避免设计出成本过高的产品。
例如,在设计一款智能手机时,我们不仅要确定手机的屏幕尺寸、处理器性能、摄像头像素等功能和性能要求,还要确定手机的目标成本。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就需要在满足功能和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比如,可以选择性价比更高的零部件,优化手机的结构设计,降低生产工艺的复杂度等。
2、将目标成本分解到不同的设计单元。
产品的设计通常是由多个设计单元组成的,比如外观设计、结构设计、电路设计等。将目标成本分解到不同的设计单元,可以让每个设计单元都明确自己的成本目标,从而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
例如,在设计一款汽车时,我们可以将目标成本分解到车身设计、内饰设计、动力系统设计等不同的设计单元。每个设计单元都要在自己的成本范围内进行设计,同时还要与其他设计单元进行协调和配合,确保整个产品的成本不超出目标成本。
3、用目标成本的完成结果作为评价设计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设计的有效性不仅仅取决于产品的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要求,还取决于设计方案是否在成本范围内实现了这些要求。用目标成本的完成结果作为评价设计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可以让设计师更加注重成本控制,从而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和竞争力。
例如,在设计一款家具时,我们可以根据目标成本的完成情况来评价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如果设计方案的成本超出了目标成本,那么即使产品的功能和性能非常出色,也不能认为这个设计方案是有效的。相反,如果设计方案在成本范围内实现了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那么这个设计方案就是有效的。
目标成本管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对成本进行严格把控,确保产品既具有竞争力,又能实现预期的利润目标。在实施目标成本管理时,我们要将目标成本与产品的功能及性能一起列入设计的输入要项,将目标成本分解到不同的设计单元,用目标成本的完成结果作为评价设计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设计出成本合理、功能和性能出色的产品,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