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下去了,效益也下去了,企业降本增效如何解决“降不下、算不出、推不动”的难题?”降本增效,重点是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哪三个核心问题呢?第一个是,怎么规避降本不增效的陷阱?;第二个要解决的就是,成本核算的问题;第三个问题就是,如何激励我们的员工参与降本增效。解决了这三个问题,企业的降本增效才不会落于形式,搞成一场运动。
一、降不下:
降本不增效,这是绝大部分企业推行降本增效,都会面临的问题,很多企业的降本增效,是开启了一个自嗨的模式。
一提到降本增效,就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各种方案、计划、策略、点子层出不穷,但往往只是玩了个文字游戏,加数字游戏,企业利润并没有增加,甚至出现了“成本下去了,效益也下去了”的尴尬局面。
1、本是降下来了,但因为降本影响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所以销量下滑,抵消了降本的收益,甚至还亏了。
2、A部门为了完成降本的任务,大刀阔斧地干,B部门受影响,被逼成本增加了。
3、方案、计划都做的很漂亮、很完美,实施时其他部门不配合,根本降不下来。
二、算不准:
为什么算不准?
因为原始数据就是错的,很多要用来计算的数据没有统计,或者统计了也是不准的,或临时抱佛脚为完成任务随便做的,等等五花八门的都有。
因为计算公式不对,计算方法错了。不同的计算方式,计算出来的结果那可是很悬殊的。
有3个人去入住京西旅馆,每人每晚需要10元,共30元。于是小天 向他们每人收了 10 元。
后来,刘老板心情好,想给他们点优惠,于是对小天说:今天优惠只要25元就够了,你将这5元退还给他们3个吧。
小天想:5元怎么能退回给3个人呢?既然今天强西老板如此高兴,那赏我2元也是可以的。。
于是,小天就收好了2元,然后将3元分别退还给了3为旅客。
一切都看似很正常,但是,请你看看以下计算:
一开始每人掏了10元,现在又退回1元,也就是10-1=9,,每人只花了9元钱,3个人每人9元,3 X 9 = 27元 + 小天自己收好的2元=29元。。。
还有 1 元钱去了哪里?
所以正确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很重要。
三、推不动:
公司没有奖励政策,我要去降本吗?降本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辛辛苦苦、加班加点去降本、冒着出质量问题的风险,如果还没有奖励,谁会去干啊?我降了,公司也不给一分钱的奖励,我为什么要去降本。
所以,下面的各种借口就都来了:
1、没空间了
降本增效搞好多年了,该搞的都搞完了;再降本,难上加难;再提效,更难!这个产品做好多年了,我们工程师都是这个行业的专家。
在一个行业干的太久,你有过太多的血泪史、踩过太多的坑,于是你的思维就会慢慢固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让你觉得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于是很难产生创新的方法。
2、没时间
生产任务很忙,哪有时间去搞降本?每天忙着画图,哪有时间去考虑降本?
每个部门都有很多忙不完的理由,来拒绝你要推行降本增效,这额外增加的工作。
但你有没有想过,都忙的一点时间都抽不出来了,还没创造效益,那这忙的又有什么意义。
不如停下来检阅下过去的工作,哪些忙的有价值,哪些是瞎忙活。
3、不会做
没有不会做的,只有不愿做的;没有做不好的,只有愿不愿做好的。
对每个岗位最了解的,知道那个岗位怎么才能做的更好的,只有那个岗位上的人。
除非你放在那个岗位上的本身就是个不能胜任岗位职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