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咨询培训-先行者和领军者
微信公众号 13316568397
当前位置: 首页 智库

单一材料来源的危机与对策

发布日期:2024-11-12作者:财智菁英访问次数:45
有些供应商比客户还强势,你要让他出一个报价单,他不出啊,报什么价呀!不用报价的,我说这个价就这个价。只要是独供,你怎么跟供应商议价?你议不了价。 研发不了解供方市场,会出现什么问题呢?他在设计阶段,还是沿用了原来的材料,其实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他没有用到这个新材料,要想研发降本行新工艺、新工艺、新技术,研究永远不要停。如果我产生了新的材料,你没有应用,你还是用原料来的材料,你的成本下不来。所以,研发降本增效的第三个陷阱,就是单一材料来源独家供应商的陷阱。在有些公司,他规定在研发阶段,如果出现了单一材料来源,出现了独供,他一定要求设计部门必须调整设计方案。

有时候,你可能会发现,某些供应商的态度比客户还要强硬,这确实让人头疼。特别是在需要他们提供报价单的时候,他们可能会以各种理由拒绝,比如“不用报价的,我说这个价就这个价”。这种情况尤其在独家供应的情况下更为常见,因为供应商知道自己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在价格上就有了更大的话语权。

面对这样的供应商,你可能觉得议价无望,但实际上,并非完全没有办法。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供应商会如此强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市场有深入的了解,知道自己在某些产品或服务上的独特地位。因此,作为客户,我们需要提升自己的市场认知能力,了解供方市场的动态,这样才能在谈判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然而,问题往往不仅仅出在供应商身上。研发部门在降本增效的过程中,如果缺乏对供方市场的了解,同样会陷入困境。比如,在设计阶段,研发团队可能会沿用原来的材料,而没有考虑到这些材料可能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新材料可能具有更好的性能、更低的成本,但由于研发部门没有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导致新产品在材料选择上仍然滞后。

这种滞后不仅会影响产品的竞争力,还会增加成本。因为新材料往往能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而旧材料则可能因为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等原因导致成本上升。所以,研发部门在降本增效的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不断研究、尝试、应用,才能确保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但即便研发部门意识到了新材料的重要性,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无法及时应用。比如,当公司规定在研发阶段如果出现单一材料来源或独家供应时,必须调整设计方案。这个规定看似是为了降低风险,但实际上却可能阻碍新材料的应用。因为独家供应往往意味着供应商在价格和质量上有更大的话语权,而研发部门为了满足设计要求,可能不得不接受这些条件。

这就引出了我们要讨论的第三个陷阱——单一材料来源或独家供应商的陷阱。这个陷阱的危害在于,它限制了研发部门在材料选择上的灵活性,增加了成本控制的难度。一旦独家供应商出现问题,比如供应中断、价格上涨等,研发部门将陷入被动局面,甚至可能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和成本。

那么,如何避免这个陷阱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1、多元化供应商策略: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研发阶段,就应该积极寻找并评估多个供应商,确保在材料选择上有足够的灵活性。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还能在谈判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2、加强供方市场调研:研发部门应该定期关注供方市场的动态,了解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情况。通过与供应商的交流、参加行业展会等方式,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为产品设计提供有力支持。

3、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包括价格、质量、交货期等方面。这样不仅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还能激励供应商不断改进,提升服务水平。

推动跨部门协作:研发、采购、生产等部门应该加强沟通协作,共同制定材料选择策略。通过跨部门合作,可以更好地平衡成本、质量和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4、鼓励创新和技术研发:公司应该鼓励研发部门不断尝试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应用。通过技术创新,不仅可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5、制定应急预案:针对独家供应的风险,公司应该制定应急预案。一旦独家供应商出现问题,能够迅速启动备选方案,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6、加强合同管理:在与独家供应商签订合同时,应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关于价格、质量、交货期等方面的条款。同时,可以设置一些奖惩机制,以激励供应商提供更好的服务。

7、培养内部专家:公司应该注重培养内部的材料和技术专家。这些专家不仅可以为公司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决策建议,还能在供应商谈判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单一材料来源或独家供应商的陷阱是研发降本增效过程中的一大挑战。要避免这个陷阱,需要公司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多元化供应商策略、加强供方市场调研、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推动跨部门协作、鼓励创新和技术研发、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合同管理以及培养内部专家等。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关问题